皮带机人为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在工业生产与物料运输领域,皮带机作为一种高效、连续的运输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等多个行业。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皮带机除了可能存在自身设备老化、磨损等固有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外,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这些人为隐患往往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违规操作或不良工作状态等引发,给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以下将详细剖析皮带机常见的人为安全隐患。
未正确操作或机尾滚筒无防护阻隔设备
在皮带机的日常维护与清理工作中,正确操作至关重要。当操作人员发现机尾滚筒内有杂物时,正确的做法是先终止皮带运行,确保设备处于完全停止状态,再使用合适的工具清理杂物。但部分操作人员为了图方便、赶进度,在未终止皮带工作的情况下,就贸然伸手到滚筒内往外整理杂物。这种行为极其危险,因为皮带在运行过程中,滚筒处于高速转动状态,一旦操作人员的手部接触到滚筒,强大的摩擦力和旋转力会瞬间将手卷入,导致严重的肢体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机尾滚筒无防护阻隔设备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防护阻隔设备能够有效阻挡操作人员不慎伸入滚筒区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然而,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忽视安全重要性,未在机尾滚筒处安装防护阻隔设备,或者设备损坏后未及时维修更换。这就使得操作人员在清理杂物或进行其他操作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未盖好盖板也未脱离机尾即开车试机
在皮带机的运行维护中,对机尾盖板的操作也有严格规范。操作人员在掀开皮带机尾盖板处置完浮煤等杂物后,必须将盖板盖好,并确保自身已脱离机尾危险区域,方可开车试机。但实际工作中,部分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他们在处理完浮煤后,既不盖好盖板,也不确认自己是否已处于安全位置,就急于开车试机。
当皮带开动时,机尾区域会因皮带的运行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摩擦力。如果此时操作人员仍在机尾附近,可能会被皮带卷入,或者被突然启动的设备碰撞、挤压,从而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而且,未盖好的盖板在皮带运行过程中也可能因振动而移位、掉落,对周围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这种违规操作行为不仅危及操作人员自身安全,还可能影响整个皮带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
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对安全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许多事故的发生与操作人员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有密切关系,其发生事故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在皮带机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因生活中的烦心事、压力等不良情绪影响,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就容易在操作中出现失误。
例如,在开动皮带检查皮带滚筒工作是否正常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本应全神贯注地观察滚筒的运行状态,如转速、有无异常声响、振动等。但由于受到不良情绪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没有及时发现滚筒存在的异常情况,或者在行走过程中不小心跌入滚筒区域。一旦跌入高速旋转的滚筒,人体会受到严重的挤压、切割伤害,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因情绪问题导致的工作精力涣散,是引发皮带机安全事故的重要人为因素之一。
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与意识淡薄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益,忽视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操作人员在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的情况下就上岗操作皮带机,对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了解不足。他们可能不知道在清理机尾滚筒杂物时需要先停止皮带运行,也不清楚未盖好盖板开车试机的危险性,更不懂得如何正确应对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这种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状态,使得操作人员在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同时,部分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些违规操作不会引发事故,或者觉得事故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在日常工作中,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意简化操作流程,对设备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这种安全意识的缺失,使得人为安全隐患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给皮带机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
皮带机人为的安全隐患涉及多个方面,从操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到精神状态的影响,再到安全培训和意识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导火索。为了确保皮带机的安全运行,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为安全隐患的防范。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操作人员的行为;同时,操作人员自身也要增强安全责任感,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皮带机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