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的常见故障

皮带输送机作为工业生产中的核心物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建材等领域。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线的连续性和效率,但长期高负荷运转易引发多种故障。本文从机械结构、驱动系统、物料输送等维度,系统梳理皮带输送机常见故障类型、成因及解决方案,为企业设备维护提供技术参考。

皮带输送机的常见故障

一、皮带运行异常类故障

1. 皮带跑偏

皮带跑偏是发生率最高的故障类型,轻则导致物料洒落、皮带边缘磨损,重则引发皮带烧焦甚至火灾。其成因复杂,主要包括:


安装误差:机架中心线与理论中心线偏差超标,滚筒轴线不平行,托辊组安装垂直度超差。

部件缺陷:滚筒表面包胶磨损不均导致直径差异,托辊轴承卡死或脱落,调心托辊失效。

物料因素:装载点偏移造成偏载,物料冲击导致皮带瞬时位移。

皮带自身问题:接头硫化不正、边缘磨损、内部应力分布不均。

解决方案:


动态调整法:通过移动承载托辊组位置纠正跑偏,遵循“跑偏哪侧、托辊前移”原则。例如,皮带向右跑偏时,将右侧托辊组向前移动10-15mm。

滚筒校准法:调整驱动滚筒轴承座位置,确保轴线与皮带中心线垂直。头部滚筒跑偏时,移动对应侧轴承座;尾部滚筒跑偏则需反向调整。

张力优化法:检查张紧装置行程是否充足,配重块重量是否匹配,避免皮带过松或过紧。

2. 皮带打滑

皮带与驱动滚筒间摩擦力不足会导致打滑,表现为皮带转速低于滚筒转速,严重时引发电机过载。主要成因包括:


张力不足:张紧装置失效、配重块脱落或皮带伸长导致预紧力下降。

表面污染:滚筒包胶粘附油污、水渍或物料残渣,降低摩擦系数。

超载运行:瞬时物料量超过设计承载能力,或皮带与物料间摩擦力不足。

解决方案:


张力强化:通过螺旋张紧装置增加行程,或添加配重块提升预紧力。例如,将配重从50kg增加至70kg可显著改善打滑。

表面清洁:定期清理滚筒包胶表面,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结合钢丝刷刮除顽固污渍。

摩擦增强:在滚筒表面粘贴菱形橡胶板或陶瓷片,将摩擦系数从0.25提升至0.35以上。

3. 皮带撕裂

皮带撕裂通常由尖锐异物刺穿或接头失效引发,可分为纵向撕裂和横向断裂两类:


异物损伤:大块矿石、金属件卡入导料槽,在皮带运行中划破表面。

接头老化:硫化接头脱胶、机械接头螺栓松动,导致应力集中点断裂。

物料冲击:大粒度物料高速坠落,直接砸穿皮带覆盖层。

解决方案:


预防性检测:安装纵撕检测传感器,通过超声波或红外线实时监测皮带完整性。

接头强化:采用三级硫化工艺制作接头,确保剥离强度不低于皮带本体强度的90%。

防护装置升级:在导料槽出口加装缓冲床,将物料冲击力分散至多个支撑点。

二、驱动系统故障

1. 电机过载

电机过载表现为电流超限、温升异常,长期运行会烧毁绕组。主要成因包括:


机械卡阻:滚筒轴承损坏、托辊不转或异物卡死皮带。

电压波动:供电系统电压不稳定,导致电机输出功率不足。

设计缺陷:电机功率选型偏小,无法满足重载启动需求。

解决方案:


电气保护:配置热继电器和过流保护装置,设定额定电流1.2倍的跳闸阈值。

负载监控:安装功率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负荷,当负载率超过85%时触发报警。

电压稳定:采用稳压器或UPS电源,确保输入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5%。

2. 减速器故障

减速器作为动力传输核心部件,常见故障包括:


润滑失效:油位不足或油质劣化导致齿轮磨损加剧。

密封泄漏:轴封老化引发漏油,污染工作环境并降低润滑效果。

异常振动:齿轮啮合不良或轴承损坏引发周期性冲击。

解决方案:


润滑管理:每5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油,选用粘度等级为ISO VG220的工业齿轮油。

密封升级:采用双唇骨架油封替代传统毛毡密封,使用寿命延长3倍以上。

振动监测:安装振动传感器,当振动加速度超过5m/s²时安排检修。

三、结构部件故障

1. 托辊损坏

托辊作为皮带支撑单元,故障率仅次于皮带本身,主要表现为:


轴承卡死:粉尘侵入导致润滑脂变质,轴承运转阻力增大。

密封失效:迷宫密封磨损引发进水,加速轴承锈蚀。

壳体破裂:物料冲击或安装应力导致托辊管体变形。

解决方案:


密封优化:采用三道迷宫密封结构,防水防尘等级达到IP65。

材料升级:托辊管体选用Q345B低合金钢,壁厚增加至4mm提升抗冲击性。

润滑改进:填充锂基润滑脂,使用温度范围扩展至-40℃至+120℃。

2. 滚筒故障

滚筒故障以轴承损坏和包胶脱落为主,成因包括:


润滑不足:轴承腔内油脂填充量不足,导致干摩擦发热。

安装偏差:滚筒轴线与皮带中心线不垂直,引发附加载荷。

包胶老化:长期暴露在紫外线或化学物质中,橡胶层脆化脱落。

解决方案:


润滑维护:每运行2000小时补充一次润滑脂,填充量占轴承腔容积的1/3。

激光校准:采用激光对中仪调整滚筒位置,确保轴线偏差小于0.1mm/m。

包胶更新:选用氯丁橡胶包胶层,厚度不低于15mm,硬度控制在60±5Shore A。

四、物料输送异常

1. 撒料

撒料故障多发生于导料槽、落料斗等区域,成因包括:


跑偏撒料:皮带跑偏导致物料溢出托辊组。

超载撒料:瞬时物料量超过皮带输送能力。

设计缺陷:导料槽裙板长度不足或曲率半径过小。

解决方案:


流量控制:安装皮带秤实时监测物料流量,当超过额定值90%时自动降速。

导料槽优化:裙板长度延长至3倍带宽,曲率半径设置为带宽的50倍。

密封升级:采用聚氨酯密封条替代橡胶密封,耐磨性提升2倍。

2. 物料堵塞

物料堵塞常见于转载点或溜槽,主要因:


粒度超标:大块物料卡在狭窄通道。

湿度过高:粘性物料附着在溜槽内壁。

设计不合理:溜槽倾角小于物料安息角。

解决方案:


破碎预处理:在转载点前安装破碎机,将物料粒度控制在300mm以下。

防粘涂层:溜槽内壁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摩擦系数降低至0.05。

角度优化:将溜槽倾角从35°调整至45°,确保物料自流。

五、维护策略建议

预防性维护:建立设备健康档案,记录关键部件运行参数,制定分级维护计划。

状态监测:部署振动、温度、油液分析传感器,实现故障早期预警。

备件管理:根据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数据储备关键备件,缩短停机时间。

人员培训:定期开展设备操作与维护培训,提升一线人员故障处理能力。

皮带输送机的稳定运行需要从设计、安装、使用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系统分析故障成因并实施针对性解决方案,可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线连续高效运行。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