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遇到皮带打滑怎么办

皮带打滑是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当此类故障出现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如物料四处喷洒,不仅造成物料的浪费,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引流管可能因物料堆积而堵塞,影响整个输送系统的流畅性;皮带本身也会因打滑而遭受异常磨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皮带断裂的情况,进而导致带式输送机无法正常运行,给生产作业带来极大的阻碍。面对这一状况,以下三大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助力恢复正常生产。

带式输送机遇到皮带打滑怎么办

深入剖析皮带打滑原因,精准实施预防策略
皮带张紧力不足
皮带在带式输送机中承担着传递动力和承载物料的关键任务,而张紧力则是确保皮带正常工作的基础。若皮带缺乏足够的张紧力,驱动轮与皮带之间就无法产生足够的摩擦动力,这就如同汽车发动机空转却无法驱动车辆前进一样,皮带无法有效牵引自身以及所承载的载荷运动,打滑现象便随之产生。

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类型的带式输送机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对于采用螺旋或液压张力调节结构的设备,可以通过调整张力调节冲程来增加张紧力。这就像是调节自行车的刹车线松紧,通过改变冲程,使皮带获得合适的张力。然而,有时张力冲程的调节范围有限,无法满足需求。特别是当皮带因长时间使用而发生永久变形时,简单的冲程调整已无法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将皮带切开,进行再次硫化处理。硫化过程能够使皮带的分子结构重新结合,恢复其原有的弹性和强度,从而保证张紧力的有效提升。

驱动滚筒包胶磨损严重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在设计上通常会经过特殊处理,例如采用包胶或铸造菱形花纹等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增加滚筒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提高摩擦力,确保皮带能够稳定运行。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驱动滚筒的包胶和凹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损。随着磨损程度的加剧,驱动滚筒表面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摩擦力也随之减小,最终导致皮带打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发现驱动滚筒包胶磨损严重时,应及时采取重新包胶或更换滚筒的措施。重新包胶能够恢复滚筒表面的摩擦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更换滚筒则适用于磨损极为严重、无法通过包胶修复的情况。在日常的设备巡检工作中,操作人员要格外注意对驱动滚筒包胶的检查,定期测量其厚度和磨损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因包胶过度磨损而引发皮带打滑故障。

皮带非工作面有水、油、冰、霜
在带式输送机的实际运行环境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皮带非工作面附着水、油、冰、霜等具有润滑作用的物质。自然环境的变化,如雨天、雪天,会使皮带表面沾上水分或结冰;现场地面清洗作业时,水可能会溅到皮带上;设备维护过程中使用的润滑油也可能不慎滴落在皮带上。这些物质在皮带运行时逐渐堆积在驱动辊表面,大大降低了滚筒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引发皮带打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些润滑物质的来源。如果是由于现场地面清洗导致的水溅到皮带上,可以通过调整清洗方式或增加防护设施来切断水源;若是因设备维护产生的油污,应加强维护过程中的管理,避免油污滴落。如果无法彻底切断这些物质的来源,可以在滚筒上喷洒松香末来增加摩擦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喷洒松香末时不能直接用手操作,应使用专门的吹气设备,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人身事故。

强化日常维护管理,降低皮带打滑风险
定期检查与保养
建立完善的定期检查与保养制度是预防皮带打滑的重要环节。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皮带的张紧力、驱动滚筒的包胶情况、皮带的磨损程度等。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如清洁皮带表面的污垢、给设备的转动部件添加润滑油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定期检查与保养,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将皮带打滑的风险降到最低。

培训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果。因此,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培训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让操作人员在面对皮带打滑等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优化运行环境
良好的运行环境对于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企业应尽量为设备创造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设备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例如,在设备周围设置遮雨棚、防尘罩等防护设施,减少雨水、灰尘等对设备的影响。同时,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护和检修,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带式输送机皮带打滑问题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加强日常的维护管理,就能够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为企业的生产作业提供有力保障。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