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常见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皮带输送机以其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且易于维护的特点,在煤矿、矿山、冶金等众多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方便地实现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然而,如同所有机械设备一样,皮带输送机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本文将详细探讨皮带输送机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以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减速器漏油问题及处理
减速器是皮带输送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低速大扭矩的旋转,以驱动输送带运行。然而,减速器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漏油现象,这不仅浪费了润滑油,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漏油原因分析:
轴端漏油:这通常是由于轴承和减速器内回油沟堵塞,导致润滑油无法顺利回流至油箱;或是毡垫和胶圈因长时间使用而损坏或老化,失去了密封作用。
轴承压盖螺丝孔或端面漏油:这往往是因为轴承压盖螺栓未紧固到位,或是垫片损坏,导致密封不严。
减速器外壳对口平面漏油:减速器外壳对口平面可能因加工精度不足或长时间使用而变形,加上对口螺栓连接不紧或密封胶损坏失效,从而引发漏油。
注油孔盖与减速器外壳结合面漏油:注油孔盖螺栓未紧固或垫片损坏,以及注油孔盖本身变形,都可能导致漏油。
减速器外壳底部漏油:这通常是由于减速器外壳破裂损坏所致,可能是由于外力撞击或长时间腐蚀造成的。
处理方法:
针对轴端漏油,应疏通减速器内回油沟,并在轴上安装挡油盘以防止润滑油溅出;同时更换损坏的毡垫和密封胶圈。
对于轴承压盖螺丝孔或端面漏油,应紧固轴承压盖螺钉,并更换损坏的垫片。
减速器外壳对口处应采用耐油橡胶垫,并紧固对口螺栓,重新涂抹密封胶以确保密封效果。
注油孔盖漏油时,应紧固注油孔盖螺钉,更换损坏垫片,并对注油孔盖进行平整处理或更换。
若减速器外壳底部漏油,应修补损坏部位;若损坏严重,则需更换整个减速器外壳。
此外,还可以通过听减速器的运转声来判断其工作状态。正常运行时,减速器的声音应相对平衡。若听到周期性异常噪音,可能是齿轮齿变形或齿间夹杂金属异物;若在轴承处听到频繁不规则的异常噪音,则可能是轴承架或滚珠损坏;若感觉到异常振动,则可能是齿轮啮合状况不佳或地脚螺栓松动。这些情况都必须及时处理,以免引发更严重的故障。
二、逆转飞车问题及处理
逆转飞车是皮带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另一种严重故障。它通常发生在输送机突然停电或制动器失效时,导致输送带在货载的重力作用下反向运行,从而引发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逆转飞车原因分析:
超负荷运转:当输送机承载的货载超过其设计能力时,制动器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矩来阻止输送带反向运行。
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制动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因磨损或调整不当而导致制动力矩下降,无法满足制动要求。
误操作:操作人员可能因疏忽或误操作而导致货载流向相反,从而引发逆转飞车。
预防及处理方法:
控制给煤量:应严格按照输送机的设计能力来控制给煤量,禁止超负荷运转。
调整制动力矩:定期检查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制动力矩,确保其满足制动要求。
集中精神,认真操作: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操作皮带输送机,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增加逆止器:在输送机上安装逆止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逆转飞车的措施。逆止器能够在输送机停电或制动器失效时自动阻止输送带反向运行。
事故处理:一旦发生逆转飞车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处理:
检查电动机、减速器、联轴节及制动系统等部件是否损坏;若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清除机尾堆煤,防止煤块卡住输送带或损坏设备。
调整闸轮(闸盘)与闸瓦的间隙,确保制动器能够正常工作。
慢速空载运转输送机,注意倾听各部有无异响;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载少量负荷运转输送机,再次注意倾听各部有无异响;确认无问题后,方可逐步增加负荷。
皮带输送机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使用。
皮带输送机作为煤矿、矿山、冶金等行业的重要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减速器漏油和逆转飞车等常见问题却时常困扰着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