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事故解决方法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带式输送机作为连续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电力、建材等多个领域,承担着物料高效、稳定输送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核心部件,时常会因各种原因引发事故,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隐患。本文将系统分析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常见事故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事故解决方法

一、输送带撕裂事故及解决策略
输送带撕裂是带式输送机运行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其发生往往伴随着物料泄漏、设备停机甚至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撕裂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物料中夹杂尖锐异物、托辊损坏卡住输送带、输送带接头强度不足等。

(一)预防措施
加强物料管理:在物料进入输送系统前,设置有效的除铁器和筛分装置,去除其中的金属杂质和大块物料,减少对输送带的直接冲击和切割。
定期检查托辊:建立托辊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托辊,避免托辊卡死导致输送带局部受力过大而撕裂。
优化接头设计:采用高质量的接头材料和先进的接头工艺,确保接头强度不低于输送带本体强度。同时,定期对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缺陷。
(二)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输送带撕裂事故,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根据撕裂位置和程度,评估是否需要现场修补或更换整条输送带。对于小范围撕裂,可采用冷补或热补方式进行快速修复;对于大面积撕裂或关键部位损坏,则需更换新输送带,并重新进行接头处理。

二、输送带跑偏事故及调整方法
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会导致物料洒落、输送带边缘磨损加剧,甚至引发输送带撕裂等严重后果。跑偏的主要原因包括输送带张力不均、机架变形、滚筒安装不正等。

(一)调整策略
调整张紧装置:通过调整张紧装置,使输送带在驱动滚筒和尾轮上的张力保持均衡,减少因张力不均导致的跑偏。
校正机架和滚筒:定期检查机架和滚筒的安装位置,确保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对于变形或安装不正的机架和滚筒,应及时进行校正或更换。
安装调偏装置:在输送带易跑偏的位置安装调偏托辊或调偏滚筒,通过机械方式自动纠正输送带的运行方向,防止跑偏现象的发生。
(二)日常维护
加强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输送带跑偏的苗头。对于轻微跑偏,可通过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或角度进行微调;对于严重跑偏,则需停机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三、输送带打滑事故及处理措施
输送带打滑是指输送带与驱动滚筒之间出现相对滑动现象,导致输送带运行速度降低或停止。打滑的主要原因包括输送带张力不足、驱动滚筒包胶磨损、物料湿度过大等。

(一)解决方案
增加输送带张力:通过调整张紧装置或增加配重块的方式,提高输送带的张力,确保输送带与驱动滚筒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
更换驱动滚筒包胶:定期检查驱动滚筒的包胶情况,发现磨损严重或老化时及时更换新的包胶材料,提高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
控制物料湿度:对于湿度较大的物料,可在输送前进行干燥处理或添加防粘剂,减少物料与输送带之间的粘附力,降低打滑风险。
(二)技术改进
考虑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物料输送量自动调节输送带的运行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导致的打滑现象。同时,优化输送带的设计,选择具有更高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的材料,提高输送带的抗打滑能力。

四、输送带磨损事故及防护措施
输送带磨损是带式输送机运行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过度的磨损会缩短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增加更换成本。磨损的主要原因包括物料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输送带与机架之间的摩擦、输送带自身的老化等。

(一)防护策略
优化物料输送方式:通过调整物料的落料点、控制物料流量和速度等方式,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直接冲击和摩擦,降低磨损程度。
安装缓冲装置:在物料落料点下方安装缓冲托辊或缓冲床,吸收物料下落时的冲击力,保护输送带免受损坏。
定期检查和更换易损件:定期检查输送带、托辊、滚筒等易损件的使用情况,发现磨损严重或损坏时及时更换,避免磨损加剧导致的事故。
(二)材料选择
在输送带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具有高耐磨性能的材料,如橡胶与尼龙、钢丝绳等复合材料制成的输送带。同时,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输送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送带类型和厚度,提高输送带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管理、操作维护、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通过加强设备管理、优化操作维护流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输送带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