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在工业生产与物流运输领域,带式输送机凭借其连续、高效、稳定的物料输送能力,成为煤炭、矿山、港口、电力等行业的核心设备。然而,其高速运转、长距离输送的特性也伴随着潜在的安全风险——输送带跑偏、打滑、撕裂,物料堆积堵塞,设备过热起火等故障若未及时干预,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更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因此,科学配置安全保护装置是保障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的“生命线”。本文将系统解析带式输送机安全保护装置的分类、功能及应用场景,为企业构建安全防线提供技术参考。

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一、机械故障防护:从源头阻断设备损伤
1. 防跑偏保护装置:守护输送带“轨道”
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轻则导致物料洒落、边缘磨损,重则引发输送带撕裂或翻卷。防跑偏保护装置通过机械或电子传感器实时监测输送带位置,当跑偏量超过设定阈值(如边缘偏离托辊20mm)时,立即触发报警信号;若跑偏持续或加剧,装置将自动切断电源,强制停机。

典型应用场景:

在输送机头部、尾部、凸弧段或凹弧段等易跑偏区域,成对安装防跑偏开关;
长距离输送机可在中间段增设检测点,形成多点防护网络;
简易输送机可在机头设置单组装置,满足基础防护需求。
2. 防撕裂保护装置:拦截“隐形杀手”
输送带撕裂往往由物料中的锐器(如铁块、石块)或设备故障(如托辊卡死)引发,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数千米输送带报废甚至系统瘫痪。防撕裂保护装置通过压电传感器或牵引钢丝绳,检测输送带上下层之间的异常张力变化。当发生纵向撕裂时,传感器立即报警并触发紧急停机,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典型应用场景:

在物料落料点下方10-15米处安装,覆盖撕裂高发区;
钢丝绳芯输送带需配置专用接头监测装置,实时检测接头强度变化。
3. 堆煤保护装置:预防“堵塞危机”
转载点、煤仓或机头堆煤是带式输送机的另一大隐患。堆煤保护装置通过电极导通原理或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煤位高度。当煤堆触及预警线时,装置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物料溢出压坏设备或引发火灾。

典型应用场景:

安装在胶带与输送机搭接处、煤仓上口等关键位置;
多台输送机串联时,需在每台设备的转载点设置独立保护装置。
二、运行状态监测:实时掌控设备健康
1. 打滑检测装置:破解“动力失效”难题
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是设备运转的核心动力。若因负荷过大、张紧力不足或滚筒包胶磨损导致打滑,不仅会降低输送效率,更可能因摩擦生热引发火灾。打滑检测装置通过速度传感器实时比对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的线速度,当速度差超过设定值(如持续20秒以上)时,立即报警并停机。

技术升级方向:

大型输送机需配置全流程速度监测系统,覆盖启动、稳定运行、制动等工况;
结合张力检测装置,动态调整张紧力以预防打滑。
2. 超速检测装置:管控“下行失控”风险
在倾斜巷道或下运工况中,输送带可能因重力作用超速运行,导致飞车事故。超速检测装置通过编码器或测速发电机实时监测带速,当速度超过额定值115%-125%时,立即触发制动系统并停机。

典型应用场景:

平均倾角超过8°的下运输送机必须配置;
需与逆止制动装置联动,形成双重防护。
三、火灾预警与应急:构筑“防火长城”
1. 烟雾传感器:火灾初期的“哨兵”
输送带摩擦、轴承过热或电气故障均可能引发烟雾。烟雾传感器通过光电散射原理检测空气中烟雾颗粒浓度,当连续2秒内浓度达到1.5%时,立即报警并启动洒水装置,同时切断电源。

安装规范:

安装在驱动滚筒下风侧10-15米处,距顶板不大于300mm;
多滚筒驱动时,以靠近机头处滚筒为准。
2. 温度传感器:精准捕捉“过热信号”
驱动滚筒、轴承或电机温度异常是火灾的前兆。温度传感器通过热电偶或红外测温技术实时监测关键部位温度,当超过设定值(如滚筒温度≥80℃)时,立即报警并启动洒水降温。

技术亮点:

无线温度传感器可实现多点分布式监测,减少布线成本;
与PLC控制系统联动,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以降低温度。
四、人员安全防护:打造“零伤害”环境
1. 拉绳急停装置:赋予现场人员“控制权”
在输送机沿线任意位置,操作人员可通过拉动钢丝绳触发急停开关,实现全线停机。该装置需满足以下要求:

钢丝绳张力适中,确保轻松触发;
开关自锁功能防止误复位;
每40-50米设置一个急停点,覆盖整个输送线路。
2. 防护罩与护栏:隔离“危险区域”
驱动滚筒、托辊等转动部位需加装防护罩,防止人员误触或物料卷入;行人侧、关键设备区需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护栏,并配备防护网以防止坠落。

维护要点:

定期检查防护装置的完整性,及时修复变形或破损;
护栏强度需符合国家标准,能承受规定冲击力。
五、智能集成化:安全防护的未来趋势
随着工业4.0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式输送机安全保护装置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演进:

多传感器融合:将速度、温度、烟雾等传感器数据集成至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AI视觉监测:通过摄像头与图像识别算法,实时检测输送带跑偏、撕裂及物料洒落情况;
无线通信技术:采用LoRa或NB-IoT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降低巡检成本。
结语
安全是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基石。从机械防护到智能监测,从单一装置到系统集成,安全保护装置的技术演进始终围绕“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核心逻辑。企业需根据工况需求科学选型、规范安装,并建立定期维护与人员培训机制,方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线,为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