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在工业物料输送领域,大倾角皮带输送机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高效性能,成为解决大角度、垂直输送难题的关键设备。它突破了传统输送机对倾角的限制,在煤炭、粮食、建材、化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为物料输送提供了更灵活、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一、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的核心特点
1. 突破性输送角度,实现垂直提升
传统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倾角通常不超过18°,而大倾角皮带输送机通过创新设计,最大输送角度可达90°,真正实现了物料的垂直提升。这一特性显著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在空间受限的场所(如地下矿井、高层建筑供料)优势尤为突出。以煤炭行业为例,将物料提升至20米高度时,传统输送机需72.6米水平长度,而大倾角设备仅需28.3米,垂直输送机型更可将长度压缩至6米以内,大幅降低土建成本和设备投资。
2. 结构紧凑,通用性强
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传动滚筒、托辊、拉紧装置等核心部件与通用皮带输送机完全兼容。这种通用性不仅简化了设备维护流程,还降低了备件库存成本。例如,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直接使用通用型号的托辊或滚筒进行更换,无需等待定制配件,显著缩短停机时间。
3. 输送量大,效率倍增
通过波状挡边与横隔板的组合设计,输送带形成了多个独立的“闸形”物料舱。这种结构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被有效约束,避免了传统输送机在大倾角运行时易出现的撒料问题。在30°倾角工况下,其输送量较普通设备提升1.5—2倍,单台设备即可满足高产能需求,减少设备数量和能耗。
4. 适应性强,覆盖多行业需求
设备可输送堆积密度0.5—2.5吨/立方米的散状物料,包括碎石、粮食、砂粉等,最大物料块度可达550毫米。针对特殊工况,可通过定制输送带材质(如耐高温、耐酸碱、耐油型)满足高温物料、腐蚀性物料等输送需求。在化工行业,耐酸碱输送带可稳定输送硫酸、碱液等腐蚀性物料;在冶金行业,耐高温输送带可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炉渣。
5. 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
设备采用波状挡边输送带,其弹性横隔板能有效吸收物料冲击,减少输送带磨损。同时,托辊组采用滚动摩擦设计,运行阻力较传统设备降低30%以上,能耗显著下降。以某化肥厂为例,两台垂直输送机替代原有埋刮板输送机后,装机功率从44千瓦降至4千瓦,年节电量超30万度。此外,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点少,维护周期较传统设备延长50%以上。
二、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1. 输送带结构创新:波状挡边与横隔板的协同作用
输送带由基带、波状挡边和横隔板三部分组成。基带作为承载主体,两侧通过硫化工艺粘接可自由伸缩的橡胶波状挡边,挡边高度范围40—400毫米,可根据物料特性调整。横隔板以T型、C型等结构垂直安装于两挡边之间,间距根据输送量和倾角优化设计(通常为200—800毫米)。这种组合形成了多个独立的物料舱,即使在大倾角运行时,物料也不会因重力作用滑落。
2. 动力传输系统:摩擦驱动与张力控制
设备动力由驱动装置提供,通常采用电动机 减速器的开式驱动或电动滚筒的闭式驱动。传动滚筒表面覆盖橡胶层以增强摩擦力,输送带通过摩擦力获得牵引力。为确保运行稳定,设备配备螺旋拉紧装置,通过调节螺杆长度使输送带保持1.5%—3%的初张力,既避免打滑,又防止输送带过度拉伸。在垂直输送工况下,逆止器可防止突然停机时输送带倒转,保障设备安全。
3. 物料输送过程:水平-倾斜-水平的“Z”形布局
典型的大倾角皮带输送机采用“Z”形布置,包含下水平段、倾斜段和上水平段。物料在下水平段通过导料槽均匀装载,进入倾斜段后,波状挡边和横隔板形成“闸形”约束,使物料随输送带同步上升。在倾斜段与水平段的过渡区,设备采用凸弧形机架和托带辊组,使输送带平滑改向,避免物料洒落。物料到达上水平段后,通过卸料漏斗和导流板有序排出,完成整个输送循环。
4. 关键部件协同:托辊与清扫装置的优化设计
托辊组分为上托辊和下托辊,上托辊采用平行型或槽型设计以支撑物料,下托辊则通过悬臂结构支承输送带回程。在凸弧段和凹弧段,设备配置托带辊组,每组由3—5个托辊组成,形成圆弧过渡,确保输送带稳定运行。此外,设备尾部安装拍打轮清料装置,通过高频振动震落粘附在输送带背面的物料,配合空段清扫器,有效防止物料进入滚筒造成磨损。
三、技术演进与行业应用趋势
随着工业4.0的推进,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正朝着智能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部分设备已集成物联网模块,可实时监测输送带张力、滚筒温度、物料流量等参数,并通过云端分析预测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在大型露天矿场,单台设备输送能力已突破6000吨/小时,提升高度达203米,显著提升了开采效率。未来,随着新材料(如高强度聚酯帆布、陶瓷包胶滚筒)的应用,设备的耐用性和输送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为全球工业物料输送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