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皮带机减速机断轴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和建议

煤矿皮带机作为井下煤炭运输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矿井生产效率与安全。减速机作为皮带机的动力传输枢纽,高速轴断轴故障是制约设备可靠性的典型问题。此类故障不仅导致设备停机检修,还可能引发皮带撕裂、物料堆积等连锁事故。本文结合多起实际案例,系统分析断轴故障的成因机制,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方案。

煤矿用皮带机减速机断轴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断轴故障的典型特征与影响
在煤矿井下环境中,减速机高速轴断轴通常表现为轴肩处疲劳断裂,断口平整且垂直于轴向,多发生于垂直伞齿轮轴布置的减速机。某矿区统计数据显示,断轴故障占减速机总故障的32%,其中76%发生在高速轴第一级齿轮轴部位。此类故障的直接后果包括:

生产中断:单次断轴事故平均导致停产4-6小时,影响日产量超千吨;
设备损毁:断裂轴件可能划伤齿轮箱内壁,造成二次损伤;
安全风险:高速旋转部件断裂可能引发飞溅,威胁井下作业人员安全。
二、断轴故障的多维度成因分析
(一)设计制造缺陷
应力集中问题
轴肩过渡圆角设计是关键薄弱点。某型号减速机原设计圆角半径为1.5mm,经有限元分析发现,该部位应力集中系数达3.2,远超材料许用值。改进后将圆角增至3mm,应力集中系数降至1.8,断轴发生率下降65%。
材料与热处理缺陷
高速轴需承受交变扭矩与弯曲应力,材料需具备高强度与韧性。某批次断轴样本检测显示,其表面硬度达HRC58-62,但芯部硬度仅HRC28-32,这种硬度梯度导致抗疲劳性能下降40%。优化热处理工艺后,采用调质处理使硬度均匀分布在HRC35-40,疲劳寿命提升3倍。
(二)安装调试失误
同心度偏差
电机与减速机联轴器安装偏差超过0.1mm时,高速轴将承受额外径向力。实测数据显示,当偏心量达0.2mm时,轴颈处弯曲应力增加2.3倍。某矿采用激光对中仪进行安装校准,使同心度误差控制在0.05mm以内,断轴率降低78%。
制动系统匹配不当
制动轮动平衡精度不足会导致高速轴承受周期性冲击。某案例中,制动轮不平衡量达50g·m时,轴的振动加速度峰值达12m/s?,远超设计值。通过增加平衡配重使不平衡量降至10g·m以下,振动幅值降低80%。
(三)运行维护缺陷
超负荷运行
减速机额定功率应不低于电机功率的1.5倍,但部分矿井为追求产量,长期使设备处于120%-150%额定负载状态。某矿测试表明,当负载率超过110%时,高速轴疲劳寿命呈指数级下降,运行2000小时后断轴概率达60%。
润滑系统失效
润滑油位不足会导致轴颈与轴承干摩擦,局部温度可升至150℃以上。某故障案例中,油位低于下限30mm时,轴承保持架在2小时内熔毁,轴颈出现深度0.5mm的划痕,最终引发断轴。
三、系统性改进措施与实施路径
(一)设计优化层面
结构强化设计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速轴进行拓扑优化,在保持重量的前提下,将轴肩过渡圆角半径增大至3-5mm,并在危险截面增加0.5mm的表面淬火层,使疲劳极限提升40%。
材料升级方案
选用20CrMnTi合金钢替代原40Cr材料,其抗拉强度由835MPa提升至1080MPa,冲击韧性由45J/cm?提高至78J/cm?。某矿试点应用后,高速轴使用寿命从8个月延长至24个月。
(二)安装调试规范
标准化作业流程
制定《减速机安装调试五步法》:
基础水平度校验(误差≤0.1/1000)
联轴器同心度调整(径向/轴向误差≤0.05mm)
制动系统动平衡测试(不平衡量≤10g·m)
空载试运行(4小时温升≤40℃)
负载测试(72小时无异常振动)
智能监测系统部署
在减速机输入轴安装振动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上传至监控平台。当振动加速度超过8m/s?或温度超过85℃时,系统自动触发降载保护,避免断轴风险。
(三)运维管理升级
预防性维护体系
建立"三检两测"制度:
日检:润滑油位、联轴器螺栓紧固度
周检:轴承游隙、密封件完好性
月检:齿轮啮合痕迹、轴向窜动量
季度测:油液铁谱分析、红外热成像检测
年度测:动平衡复核、无损探伤检测
人员能力建设
开发VR模拟培训系统,还原断轴故障场景,使维修人员掌握:
高速轴更换标准流程(含加热拆卸、冷装压入等关键工艺)
振动频谱分析方法
应急处置预案(如断轴后皮带机紧急制动、物料清理等)
四、技术应用案例与效益评估
某大型煤矿实施上述改进方案后,取得显著成效:

设备可靠性提升:减速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从1800小时延长至5200小时;
维护成本降低:年维修费用减少65%,备件库存周转率提高40%;
生产效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OEE)从72%提升至89%,年增产煤炭12万吨;
安全水平改善:实现断轴事故零发生,人员伤亡风险显著降低。
五、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智能矿山建设推进,减速机断轴防控将向数字化、预测性维护方向发展。未来技术重点包括: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减速机虚拟模型,实时模拟应力分布与疲劳累积过程;
边缘计算应用:在设备端部署AI算法,实现故障的毫秒级识别与处置;
新材料研发:探索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玻璃等新型轴材,突破现有疲劳极限。
煤矿皮带机减速机断轴故障的防控需贯穿设计、制造、安装、运维全生命周期。通过材料升级、智能监测、标准作业等系统性改进,可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企业应建立"技术-管理-人才"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持续推动设备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