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常见故障有哪些

皮带输送机作为工业生产中物料运输的核心设备,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安全。然而,受设备老化、安装精度、操作规范及环境因素影响,皮带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多种故障。本文系统梳理皮带输送机常见故障类型,结合故障成因与处理措施,为设备维护提供技术参考。

皮带输送机常见故障有哪些


一、皮带跑偏:影响设备寿命与生产安全
故障成因
皮带跑偏是皮带输送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其成因复杂多样:

安装误差:机架弯曲、滚筒轴线与输送机中心线不垂直、托辊组安装位置偏差,导致皮带受力不均。例如,某矿山企业因机架直线度超差,导致皮带在30米长度内累计跑偏达150毫米。
物料偏载:装载点物料分布不均,使皮带单侧受力过大。实验数据显示,物料偏载量超过皮带额定载重10%时,跑偏概率显著上升。
部件磨损:滚筒表面包胶磨损不均、托辊轴承卡死,造成皮带与滚筒间摩擦力差异。某水泥厂因托辊轴承损坏未及时更换,导致皮带在2小时内跑偏量达200毫米。
环境因素:风力、温度变化等外部条件可能引发皮带动态跑偏。例如,露天矿场在强风天气下,皮带跑偏事故率增加30%。

处理措施
机械调整:通过调整托辊组位置纠正跑偏。具体方法为:皮带向右侧跑偏时,将右侧托辊组向前移动5-10毫米;若跑偏发生在头部滚筒,需调整轴承座位置,使滚筒轴线与皮带中心线垂直。
部件维护:定期清理滚筒表面附着物,每季度检查托辊转动灵活性,对磨损量超过直径5%的托辊及时更换。
优化装载:在落料斗加装导流板,确保物料落点位于皮带中心。某电力企业通过此改造,使皮带跑偏率降低至0.5%以下。

二、皮带打滑:制约运输效率的关键问题
故障成因
张紧力不足:螺旋拉紧装置行程不够、重锤配重不足,导致皮带与滚筒间摩擦力低于负载需求。某港口码头因重锤配重轻,导致皮带在满载时打滑率达15%。
滚筒表面状态:包胶磨损、油污附着降低摩擦系数。实验表明,滚筒表面摩擦系数低于0.3时,皮带打滑风险显著增加。
负载突变:启动时过载或运行中物料突然增加,超出皮带驱动能力。例如,某选煤厂因给料机故障导致瞬时载重增加200%,引发皮带打滑。
处理措施
张紧装置优化:对螺旋拉紧装置增加行程余量,对重锤式拉紧装置按公式计算配重

滚筒维护:每半年检测滚筒表面摩擦系数,对磨损量超过2毫米的包胶进行更换。在潮湿环境下,可采用菱形花纹包胶提高排水性能。
负载控制:安装皮带秤实时监测载重,当负载超过额定值90%时触发报警系统。某钢铁企业通过此措施,将皮带打滑事故率降低至0.2次/月。

三、皮带撕裂:引发重大停机的灾难性故障
故障成因
异物侵入:大块物料、金属件卡入皮带与滚筒间隙,造成纵向撕裂。某矿山企业因未安装除铁器,导致直径300毫米的铁块撕裂皮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接头失效:硫化接头强度不足或机械接头螺栓松动,在张力作用下发生脱胶。实验数据显示,接头强度低于皮带本体强度60%时,撕裂风险增加5倍。
老化损伤:皮带长期运行后,橡胶层出现裂纹,在冲击载荷下扩展为撕裂。某化工企业皮带使用5年后,因橡胶老化导致撕裂事故频发。

处理措施
防护装置升级:在落料点加装缓冲床,在回程段安装纵向撕裂检测装置。某煤矿企业通过安装超声波撕裂检测仪,实现撕裂故障0.5秒内报警。
接头质量控制:采用热硫化接头工艺,确保接头强度达到皮带本体强度的90%以上。对机械接头实施每日巡检,发现螺栓松动立即紧固。
寿命管理:建立皮带使用档案,记录运行时长、负载情况等数据。当累计运行时间超过设计寿命80%时,启动预防性更换程序。

四、托辊损坏:影响皮带平稳运行的隐性故障
故障成因
密封失效:粉尘进入轴承腔,导致润滑脂变质、轴承卡死。某电厂托辊平均寿命仅8000小时,远低于设计值20000小时,经分析主要因密封结构缺陷。
制造缺陷:托辊筒体壁厚不均、轴向跳动超差,引发运行振动。国家标准要求托辊径向跳动量≤0.7毫米,超标产品故障率增加3倍。
安装不当:托辊组水平度偏差超过2毫米/米,造成皮带边缘磨损加剧。某水泥厂因托辊安装倾斜,导致皮带边缘磨损速率达0.5毫米/月。

处理措施
密封优化:选用迷宫式密封结构,配合使用耐高温润滑脂。某港口企业采用改进型密封托辊后,平均寿命提升至15000小时。
质量管控:实施托辊出厂前动态平衡试验,确保残余不平衡量≤5克·米。对进厂托辊进行100%抽检,不合格品不得投入使用。
精准安装:使用激光校准仪调整托辊组位置,将水平度偏差控制在0.5毫米/米以内。某矿山企业通过此方法,使托辊故障率降低至0.3次/月。

五、电机过载:威胁设备安全的系统性风险
故障成因
负载异常:皮带卡阻、物料堆积导致电机实际负载超过额定值。某选煤厂因落料管堵塞,造成电机瞬时电流达到额定值的2.5倍,引发绝缘损坏。
电压波动:供电系统电压不稳定,导致电机输出转矩不足。实验表明,电压降低10%时,电机过载能力下降20%。
机械故障:减速器齿轮磨损、联轴器对中不良,增加传动系统阻力。某钢铁企业因减速器轴承损坏,导致电机过载保护频繁动作。

处理措施
保护装置配置:安装电机综合保护器,实现过载、短路、缺相等多功能保护。设定过载保护动作值为额定电流的1.2倍,动作时间≤20秒。
供电优化:配置稳压装置,将电压波动范围控制在±5%以内。对长距离供电线路,采用提高电缆截面积的方法降低电压降。
状态监测:安装振动传感器监测减速器运行状态,当振动加速度超过5g时触发预警。某化工企业通过此措施,提前30天发现减速器轴承故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皮带输送机的稳定运行需要从设计、安装、维护全生命周期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故障数据库、开展根因分析、实施预防性维护,可显著降低故障发生率。某大型企业通过推行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模式,使皮带输送机综合效率提升25%,维护成本降低18%,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皮带输送机将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演进,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将成为保障设备可靠运行的核心手段。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