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维护检修知识要点
在工业物料输送领域,带式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作为两种核心设备,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整体效率与安全。本文将从设备结构特性出发,系统梳理两类输送机的维护检修关键点,为技术人员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南。
一、带式输送机维护检修体系
1. 运行前检查机制
动力系统预检需涵盖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的温度与振动监测。通过红外测温仪确认设备表面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 40℃,使用振动分析仪检测轴向振动值≤0.1mm。例如,某煤矿企业通过建立设备温度-振动数据库,将故障停机率降低37%。
输送带状态评估包含三项核心指标:
接头强度检测:采用X光探伤仪检查金属卡子连接部位的裂纹扩展情况,当横向裂纹长度超过带宽5%时需立即更换
张紧力校准:通过液压张紧装置的压力表读数,确保空载时输送带下垂度控制在带宽1.5%-2%范围内
跑偏预警:在机头、机尾、中间段安装光电跑偏传感器,当跑偏量超过50mm时触发声光报警
环境安全审查需执行"三清三查"标准:
清理驱动滚筒、托辊组表面的煤泥堆积,确保转动部件无卡滞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完整性,包括急停开关、防跑偏开关、打滑保护装置的触点灵敏度
核查消防设施有效期,每50米配置1具8kg干粉灭火器,压力值在绿色区域
2. 运行中监控要点
动态参数监测应建立三级预警机制:
一级预警:电流波动超过额定值15%时,启动负载均衡程序
二级预警:滚筒表面温度达70℃时,自动启动喷雾降温系统
三级预警:输送带速度低于额定值80%时,触发紧急停机程序
异常工况处置需遵循"三分钟响应"原则:
物料卡堵: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使用专用工具清理堵塞物,严禁徒手操作
托辊异响:通过振动频谱分析定位故障托辊,更换时采用液压拔轮器确保轴承无损伤
皮带打滑:调整张紧装置压力值,同时检查驱动滚筒包胶层磨损情况,当剩余厚度<15mm时需重新包胶
3. 周期性维护规程
日检项目清单包含:
清理机头、机尾积尘,防止煤粉进入减速器呼吸阀
检查清扫器刀头磨损量,当剩余高度<10mm时更换
测试制动器制动力矩,确保在额定载荷下能在15秒内完成制动
周检重点任务:
润滑系统维护:对驱动滚筒轴承、导向滚筒轴承加注2#极压锂基脂,注油量控制在轴承腔1/2-2/3
结构件检测:使用激光测距仪检查中间架垂直度,偏差值≤3mm/m
电气系统绝缘测试:电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0.5MΩ,控制回路绝缘电阻≥1MΩ
月检深度维护:
输送带硫化接头检测:采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查接头内部缺陷,当剥离强度<15N/mm时重新硫化
减速器油样分析:检测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含量,当Fe元素浓度>80ppm时安排大修
整机对中调整:使用激光对中仪校正驱动装置与改向滚筒的同轴度,偏差值≤0.1mm
二、刮板输送机维护检修规范
1. 安装调试标准
基础铺设要求:
机头、机尾压柱采用直径≥200mm的圆木,倾斜角度75°-80°,压紧力≥50kN
中部槽连接面平整度误差≤1mm,采用塞尺检测法确保无错口
刮板链预紧力计算:根据公式F=0.3qL(q为单位长度质量,L为铺设长度),使用液压紧链器施加预紧力
空载试运行需完成:
刮板链环数核对:确保单链环数误差≤2环,双链环数误差≤1环
链条松弛量检测:在机头链轮下方2米处测量下垂量,标准值为20-30mm
护板间隙调整:分链器与刮板间隙控制在3-5mm,使用专用塞规进行校验
2. 运行维护要点
链条状态监控:
磨损量检测: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链直径,当磨损量>10%时成套更换
伸长率控制:通过标记法测量链条长度,当伸长率>2%时重新张紧
润滑管理:每班向链条喷洒锂基润滑脂,喷油量以链条表面形成油膜为准
故障应急处理:
卡链事故:立即停机并反转0.5-1圈,使用链式起重机辅助松链
断链修复:采用机械连接法时,确保连接环强度≥原链条强度的90%
飘链处置:调整刮板间距至≤1.5m,在溜槽底板焊接限位挡板
3. 深度检修流程
解体检修规范:
减速器拆解:使用专用工具拆卸轴承端盖,记录齿轮啮合间隙(标准值0.2-0.4mm)
液力耦合器检测:检查易熔塞熔化温度(135℃±5℃),更换时采用原厂配件
盲轴检修:测量轴径磨损量,当径向跳动>0.5mm时进行镀铬修复
组装调试标准:
链条预紧:采用"三次张紧法"——首次张紧至设计值的80%,运行2小时后调整至90%,24小时后达到100%
空载试验:连续运行8小时,监测轴承温度≤75℃,链条运行平稳无跳齿
负载试验:按额定载荷的50%、80%、100%分阶段加载,每阶段运行2小时
三、智能化维护趋势
当前行业正朝着预测性维护方向演进,典型应用包括:
振动分析系统:通过在关键部件安装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频谱变化
温度监测网络:采用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实现输送带、滚筒、轴承的温度场分布可视化
润滑智能管理:集成油液在线监测模块,实时反馈润滑油粘度、水分、颗粒度等参数
数字孪生平台:构建设备三维模型,通过虚拟调试优化维护方案,减少现场停机时间
某大型煤矿的实践数据显示,应用智能维护系统后,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2%,维护成本降低18%,意外停机次数减少65%。这表明,将传统维护经验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结语
带式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的维护检修是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预防-监测-诊断-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结构原理,结合现场工况制定差异化维护策略,同时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维护效率。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输送设备在复杂工况下持续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